温度逐渐升高,困扰猪场的另一高死亡率疾病来袭。是每个养殖户都应改注意的,“猪高热病”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:
1、高热流感的具体症状
病猪持续高热,体温41℃-42℃,个别病例达43℃。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,指压褪色,精神委顿,食欲减退或废绝,有少量饮水。小便少而赤黄,大便球状,嗜睡。体表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,部分病猪呼吸急促,可视黏膜潮红。随着病程的延长,耳、颈下部、腹部、四肢、尾部皮肤发紫,压之不褪色,个别病猪体表皮肤由苍白逐渐变成黄染,饮食欲废绝,大部分病程在20天左右,最终因衰竭而死亡。发病猪只主要是保育猪、育肥猪、母猪,死亡率分别为30%-50%、20%-40%、10%,以散养户和中小型猪场多发。刚开始一头发病,3-4天多个甚至波及全群。一般病期较长,多在5-7天以上。
2、治疗“猪高热病”应遵循的原则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因该病病期较长,前期3-5天要多用药,后期5-7天要少用药,疗程足够,一般不低于5天,防止复发。因其是混合感染,病原体种类不全相同,临床表现不一,应分症型施药。
在药物选择上,应选用敏感、高效、低毒的药物。抗菌药物有:头孢噻呋钠、林可霉素、氟苯尼考、泰乐菌素、替米考星、阿奇霉素、强力霉素、长效土霉素、氧氟沙星、阿莫西林、磺胺间甲氧等。抗病毒药物:干扰素、免疫球蛋白、黄芪多糖、金丝桃素、植物血凝素、板蓝根、双黄连、鱼腥草等。
还可以选用只要能刺活免疫细胞再生系统的产品,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抑制因素,着重整体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,来战胜病魔。此病实际上是猪的一种耐过病。药物治疗与饲养管理相结合。少喂食、多喝水,喂些易消化的青绿饲料。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,尤其补充VB1、VB12、VC、VE、VA等。后期管理重点是调理胃肠,促进食欲。
3、用药方案
高热通用型:
肌注干扰素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介导素,一天一次,连用2-3次。退烧药选用柴胡、双氯芬酸钠。抗病毒可选用板蓝根、双黄连、金丝桃素、黄芪多糖。抗菌药物可用头孢噻呋钠、林可霉素、阿莫西林、磺胺间甲氧。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稀释头孢噻呋钠,每天肌注1-2次,效果不错。用于怀孕母猪也较为安全。
呼吸道症状型:
除使用细胞因子产品外,抗病毒用板蓝根、双黄连、金丝桃素。抗菌药物:氟苯尼考+强力霉素,泰乐菌素+强力霉素,阿奇霉素+氧氟沙星。一天一次肌注,连用3-4天。
腹泻症状型:
上午:穿心莲+磺胺间甲氧或白头翁+粘杆菌素,
下午:黄芪多糖+阿莫西林,
每天各肌注一次,连用3-5天。
产科症状型:
抗病毒用鱼腥草、双黄连。抗菌药物用头孢噻呋钠、林可霉素、阿莫西林。前3天每天肌注2次,以后改为一天一次。
病程较久型:
抗病毒用黄芪、灵芝、香菇多糖,能增强自身抵抗力。抗菌药物选用不影响食欲,对肾功能影响较小,安全性能良好的药物。如头孢类、氟喹诺酮类等。
4、治疗误区
有人只注重退热,热一退,猪就有精神,食欲就好,表面康复。其实微热有利于抗体的形成,不利于病原体的繁殖,对猪是有利的,一味追求退热,体温下降过快,血压变化急剧,易引起猪只应激死亡。且热反复发作一次,病情加重一次。
早期使用过多退热药,后期猪死亡比例愈大。使用老一套治疗方案安乃近+地米+青霉素。青霉素在治疗高热病中效果不理想,尽可能不用。地米在高热抗感染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,但剂量过大或多次应用,具有免疫抑制作用,能掩盖病情。
滥用抗生素会出现猪虽不发热,但精神沉郁,食欲废绝,病情恶化的现象。其实临床上有些猪死亡,并不是疫病导致的,而是治疗过程中药物中毒或药源性肾炎引起的。尤其在颈部肌注药量过大或次数较多,造成颈部两侧肌肉肿硬,药物难以吸收,猪体不适,导致病情恶化。相信某厂宣传的产品,夸成一针就能救命,哄抬药价其实一支药就能治好病,目前是不现实。因为该病是混合感染,且病程较长,需综合治疗。使用磺胺类或四环素类药物时间过长,能引起猪药物性食欲减退养殖户认为猪不吃食,就意味着病情加重。使用这些药物时,应同时使用安胆或胃复安等药物。
5、综上所述
猪病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辩证施药的过程,用药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应根据猪的年龄、体重、病情轻重,灵活调整,合理用药,方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,使疫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。